close
昨天早上起來眼睛又红又腫,想到上次去夏威夷時的結膜炎就苦惱不已。打電話去GP,已經 fully booked 但對方說,如果你不介意等可以來現場等。

我去看的診所是sunnybank華人區 bulk billing 的醫生。就是自己不用掏錢,從medicare (公家的健保)出,所以總是有很多人。看診品質不能說是最好,等要等半天,但看診通常不超過10分鐘。 其實本來我想去家旁邊的GP看就好,走路就能到。特地去sunnybank還要轉車,想到就很麻煩。但先生說找講中文的醫生可以講得清楚些,叫我還是去sunnybank等。
 
每當生病這種時候,我就覚得身為移民還是滿可悲的。我們倆也算是英文不差的了,但在碰上生病不管家醫還是牙醫,還是會prefer用母語。沒錯,結膜、角膜、發炎、黏膜、腫大、酸澀,這裡面隨便排列組合,有哪些我能聽說自如呢?
 
華人醫生似乎總是和bulk billing連在一起,原因是移民比較窮或捨不得花錢嗎?我看過老外GP是按看診時間收錢的,就算感冒也随便就要60塊,醫術好不好我不敢說但真的很貴。前兩周去補牙扣掉私人醫療保險的補助,還要出六十塊。所以雖然不是出不起醫療費,但是也會想沒有很嚴重的話幹嘛不看bulk billing? 儘管必須要轉車奔波,好像也有省錢的正當性。
 
我雖然喜歡在sunnybank吃家鄉菜,但是並不喜歡在那裏生活。自從在那家黑心欺人的仲介工作後(地點也是在充滿華人的這個地方),我對自己說絕對要離開這個suburb。黑工、苛刻的老闆、英語極差的員工,在這裡和China Town是習以為常的事。和我擠在一起等著看診的老弱婦孺,也讓我有種與之同類的懼怕感。
 
生病提醒了我,儘管有著高學歷和正經穩定的收入,在這個國家我依然是弱勢族群的事實。有一種格格不入的無奈與感慨。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向陽的扶桑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